(一)對引道及橋址周邊環(huán)境進行檢查量測
1.查看正橋與引橋、引道(線)的銜接處是否正常,與竣工時的情況相比較,是否有變化。
2.橋址及其附近的水流河道是否改變,必要時還應測定主河槽的水流速度及其流向;橋下凈寬有無改變;橋墩臺處的局部沖刷與設計有關數(shù)據(jù)相比是否增大。
3.兩岸的橋頭填土石砌錐坡有無沖刷、滑移和損壞。
(二)量測全橋的標高和線形
1. 橋的標高和線形有聯(lián)系關系,但又有區(qū)別。前者是指某點的高程值,后者則是橋梁相關點的連線。一座設計施工質(zhì)量良好的橋梁,其標高和線形均應達到設計期望值。
2. 量測的主要部位和項目有:墩臺的支承墊石(即支座墊板)頂面、承臺頂面和梁底處的標高;墩臺身在橋的縱、橫向有無偏移傾斜。
①對斜拉橋和懸索橋,還應量測其主塔身在橋的縱、橫向有無偏移傾斜,塔頂?shù)淖兾弧?/p>
②對懸索橋,還應量測主纜的線形。
③對拱橋,還應量測拱肋軸線的線形。
(三)圬工梁拱檢查量測
1. 檢查圬工有無風化、剝落、破損及裂縫,特別注意變截面處、加固修復處及防水層的情況。對圬工剝落、裂縫處,應注意鋼筋的銹蝕情況。
2.鋼筋混凝土梁應重點檢查寬度超過0.2mm的豎向裂縫,并注意檢查有無斜向裂縫及順方向的縱向裂縫。預應力鋼筋混梁要觀測梁的上拱度變化,并注意檢查有無不允許出現(xiàn)的垂直于主筋的豎向裂縫。
3.拱橋應量測實際拱軸線和拱圈(或拱肋)尺寸,并檢查它們有無橫向(垂直于路線方向)的裂縫發(fā)生。
(四)鋼結構檢查量測
1.檢查鋼結構構件油漆涂層的完好程度,有無起皮、剝落、銹斑等。特別是容易積水積塵或不通風部位有無銹蝕。銹蝕嚴重的,應量測鋼板或構件的實際剩余厚度,以便考慮斷面削弱的影響。
2.檢查構件有無裂紋、穿孔、硬傷、硬彎、歪扭、爆皮及材料夾層等。要特別注意以下部位有無疲勞裂紋發(fā)生:承受拉力或反復應力的桿件與節(jié)點板連接處或桿(構)件接頭處;由于損傷造成桿(構)件斷面削弱及應力集中處;縱梁與橫梁的連接角鋼;無蓋板的縱梁上翼緣角鋼;主梁間的縱向聯(lián)結系的連接處;單剪鉚釘處;焊縫端部及其附近的基材;U形肋與橫隔板連接處焊縫等。
3.檢查鋼箱梁工地拼接的大環(huán)形焊縫(即同一截面的頂板→腹板→底板→腹板的周圈焊縫)和U形肋嵌補段焊縫有無異常。
4.檢查鉚釘頭有無銹蝕,鉚釘有無松動。檢查高強度螺栓是否完好,有無松動和延遲斷裂等情況;有無因銹蝕或其它原因降低磨擦力現(xiàn)象;并應嚴密注意節(jié)點滑移的拱度變化。
(五)磚石砌體的檢查量測磚石砌體不同于鋼筋混凝土的一個特點是,抗拉強度更小,結構脆性大,開裂荷載比較接近或幾乎等于破壞荷載。因此,當磚石砌體出現(xiàn)由于荷載引起的裂縫時,往往是砌體破壞的特征或前兆。
(六)墩臺及基礎的檢查量測
1.墩臺的缺陷主要表現(xiàn)是:裂縫、剝落、空洞、鋼筋外露及銹蝕、老化、變形位移等。
2.檢查時,應對裂縫及破損具體位置、寬度、長度、深度進行量測和描述,繪制成圖。
(七)地基的檢驗
當發(fā)現(xiàn)墩臺有沉降、傾斜、位移時,一定要對地基進行探測和商討。對已成橋的地基檢測是比較困難和麻煩的??捎糜|探和鉆孔取樣的方法,也可用荷載板試驗。但很難在原位進行,常常只能是接近基礎原位。對巖地基,可在基巖的露頭地點進行檢驗。